運動貼紮 用在支撐無藥性
這次在奧運場上,有些運動選手身上貼的彩色貼布,蔡佩玲說,實際上它是保護運動員不受傷害的重要道具。這類「貼紮」,一般分「白貼」及「肌內效」兩種,主要是固定支撐關節功效,限制拉傷肌肉的活動,或固定關節不動,其實並無藥性。
網球肘貼法
網球肘是復健門診滿常見的問題,主要是用力不當導致手肘外髁下緣的伸腕肌腱發炎,利用肌內效逆著肌肉收縮方向黏貼,可給肌肉支持力量,限制其活動,讓肌肉休息。
1. 白貼沒彈性 限制肌肉關節活動
蔡佩玲表示,白貼沒彈性,可限制肌肉關節活動,讓受傷部位有時間修復。
2. 肌內效彈性佳 輔助肌肉好施力
台灣應用復健協會理事陳志明表示,肌內效貼布是由純棉、透氣的材質加上富彈性的膠狀物質製成,不添加化學藥物,彈性度佳,根據人體解剖學的皮膚及筋膜走向,運用貼布不同的剪裁及貼紮(Taping Method)方法,牽動皮膚及筋膜而達到消腫、止痛的目的。甚至可幫助運動員肌肉用力更有效率,增加運動競賽的表現。據他所知,包括「台灣之光」曾雅妮及「亞洲網壇一哥」盧彥勳都曾使用過。
「肌內效順著貼,逆著貼,作用不同。」振興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建成說,逆著肌肉收縮方向貼肌內效,可固定支撐關節肌肉。
除了肌肉貼法,肌內效亦有淋巴液循環貼法,運動過程中的膠布彈性可輕微拉起皮膚,有助皮下組織的淋巴液循環增加,達到消炎、消腫目的。不過,肌內效無法取代運動貼紮,必要時需配合輔具,加強關節肌肉的保護效果。
【聯合報/記者曾思儒/報導】
肌內效貼布貼法多樣 依部位變化
肌內效貼布有加強肌肉、增加肌肉力量的效用,貼法則和肌肉紋理相關,較常使用的有「輪廓法」、「肌肉走向法」、「爪字形貼法」和「定點法」等。
陳柔靜說,肌內效貼布的原理是促進皮下組織代謝、支撐肌肉,但各種貼法並沒有絕對用法,同樣的受傷部位,不同的防護員就可能用不同的貼法,甚至會同時使用兩種以上的貼紮法。
輪廓法、肌肉走向法
定點法
陳柔靜也強調,藥膏、噴霧和貼布多是用在受傷後舒緩及心理作用,卻沒有預防運動傷害的幫助,「還是要靠伸展、放鬆、冰熱敷和增強肌力,才是最根本的方式。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